•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首页
  • |
  • 设为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走绿色发展之路
时间:2013-11-19    次浏览    来源:

  承德市是毗邻京津的一座美丽山城,因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而闻名,又因生态环境良好而被誉为“华北绿肺”。这里的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京津水源地的保护和安全。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打生态牌、走特色路,积极寻求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提高森林覆盖率,筑牢美丽承德之基

  美丽承德,绿色是本,发展林业是实现山川秀美的重要途径。承德市地处滦河、潮白河、大凌河、辽河“四河之源”,年均向密云水库提供地表径流3.1亿立方米;向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提供地表径流16.3亿立方米,是京津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同时,承德市又处于内蒙古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区前沿,是阻挡风沙南侵、保护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库区周边、风沙前沿、河流源头、荒山荒滩、城镇周围等生态脆弱区、敏感区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大力开展人工造林、机械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和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建成了滦潮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低山丘陵水保经济林等5大防护林。2012年全市林地面积达331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5.8%,比1978年增长了32.5个百分点;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或二级以上天数达350天。为此,承德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城市等多项桂冠,并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承德市围绕着力构建坝上防风固沙林、北部水源涵养林、中部水保经济林、南部经济林的总体目标,科学编制《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确定生态治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5大类256项重点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以上,为建设美丽承德打牢坚实基础。

  二、提高绿色产出率,抓住美丽承德之要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看城市里有多少公园、田野里有多少绿地,更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着力提高绿色产出率,实现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共赢。承德市水资源丰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北方大部分适宜树种均能在这里生长;水土无污染,所产干鲜果品、农副产品品质较好。为此,我们把发展“经济林”确立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建设美丽承德的重要途径。坚持行政推动,将发展壮大经济林果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兴市富民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鼓励政策、无偿提供苗木、给予资金补贴、提供技术保障等手段,全方位进行扶持引导。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综合效益。坚持基础先行,整合林业、水利、扶贫、农业开发等各类资金和项目,大力实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坚持龙头带动,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林果加工、生态旅游、园林绿化、林下经济等产业,构建山楂、苹果、板栗、杏扁、沙棘、时令水果等生产加工基地,推广林果、林苗、林药、林草间作套种和林下养殖等生态经济模式,真正为农民群众栽下发家致富的“摇钱树”。目前,承德市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已占河北省一半,人均10亩林,其中1亩为果。同时,发展农业标准化基地25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0.6%。其中,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144.8万亩,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三、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美丽承德之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节约资源的根本途径;加快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在努力促进优质资源高效转化中打造美丽承德。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承德市最大的资源优势,但过去旅游内容单调,项目分散,资源开发组合不好,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高。为用足、用好、用透优势资源,提升、放大资源的整体效应,我们将良好的山水、草原、冰雪等生态资源开发与山庄外庙、金山岭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融合起来,与皇家、佛教、民俗文化开发融合起来,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坝上草原等旅游资源,将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入高山、森林、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加快建设滦平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隆化温泉、木兰围场、丰宁京北草原等5大精品旅游区,丰富冬季型、参与型、休闲型旅游项目内容,推动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2012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2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8.2%和28.6%。

  承德市拥有金、银、钒、钛等大量稀缺、战略资源,其中钒钛磁铁矿资源居全国首位。为高效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我们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组建成立50个铁矿集团(公司),积极推进提钒、提钛、提磷技术改造,加强钒电池、钛合金等高端产品技术研发,着力建设以钒钛磁铁矿资源为基础的综合利用与高端深加工产业体系以及京北清洁能源基地,不断提高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努力打造绿色矿山。

  在农业方面,我们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形成了“刺槐林—食用菌原料—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畜禽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沼渣、沼液—还田做肥料”的绿色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农村的资源利用率,美化、净化了农村生态环境。

  四、提高生态文明普及率,放大美丽承德之效

  建设美丽承德,不仅仅是植树种草,最终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生共荣,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民群众生态理念的养成和文明素养的提升。为此,我们把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纳入道德建设体系,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作为推进美丽承德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水平。在全市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秸秆和枝柴资源,发展“木煤”加工项目,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应用,改变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引导公众自觉抵制奢侈消费、铺张浪费行为,逐步形成人人热爱生态环境、人人参与生态建设、人人维护生态成果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

  (作者:中共河北省承德市委书记)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096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