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首页
  • |
  • 设为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华容产学研基地林菜复合经营模式大获成功
时间:2013-03-28    次浏览    来源:

3月16-19日,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科研人员一行五人赴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与华容县创新林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岳阳市华容县操军镇高效林菜示范基地进行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测定了该基地几种林菜复合经营模式的森林生产力和蔬菜产量。

华容县创新林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刘绍先是华容县林业局退休干部。在13年的林菜实践中,他潜心研究探索出了林地套种榨菜、芥菜的新模式,开创了意大利杨林下规模复合种植的先河。该公司与我校佘济云教授、博士生刘立武高工等合作发明了15项农林系列国家专利,广泛运用创新科技,科学开垦成林林地,巧妙利用林地、阳光等资源在林下种植芥菜、榨菜。该林菜科技示范基地面积为1000亩,目前已发展成了西藕池河州10里生态林菜长廊,正如一个秀丽壮观的林农生态公园,处处风光如画,有着绝美的新农村风光。据测定,今年林下的榨菜和芥菜喜获丰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创造了平均亩产鲜榨菜头6500公斤,鲜芥菜8000公斤,年亩纯产值超过4000元的高值纪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华容林菜复合经营模式产学研基地突破了传统农、林生产单一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个以林为基础,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且持续稳定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针对我省境内洞庭湖区大面积分布杨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多数产量水平低,生态稳定性差等现状,自去年与华容县创新林农公司共建以来,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已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到共建产学研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按照《绿色湖南建设实施纲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药结合等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的要求,在总结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华容林菜复合经营模式产学研基地研究成果为基础,整合我校及省内其他相关科研力量,进一步研究洞庭湖林菜复合经营模式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影响机制,探索实践我省立体林业经营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绿色湖南的发展,尤其是为洞庭湖区人工林改造、生态系统恢复等提供及时有力的科技支撑。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096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