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8日,湖南省科技厅刘琦副巡视员率领科技厅和研促会一行7人赴江西调研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康新秘书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谢谦博士随团考察。江西省科技厅、环保厅、林业厅、省生态学会、水科院、省水土保持研究院等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共同出席学习交流会。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成绩体现在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规划先行、部门联动、科技支撑、起步较早;江西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实行“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穷、治穷必治愚。”的决策部署。主要措施有整治规划、推动实施、加强防治、防控调度、完善监测体系、保护对策研究、精准施策等七个方面。

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紧紧围绕“三水共治”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一是重视科技平台建设,建立人才+基地+项目的一体化研发模式,先后成立离子型工程技术中心、鄱阳湖模型实验基地、水土保持研究基地等;二是重视科技规划,按照“1+N”的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创建一批环境治理、食品安全、宜居小镇、生态旅游等示范基地;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线上线下”成果对接洽谈。在“数字鄱阳”建设方面已经由省发改委牵头启动江西省生态云平台建设,该数据平台将实现数据全覆盖。在河长制建设方面实行“河长制+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综合考核体系。
江西省在围绕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管理机制依然九龙治水、环湖检测网络没有建立、数据共享有难度、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够明显、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大气污染仍然存在、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很好处理。
江西省与会领导专家希望两省联合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
研促会秘书长康新同志根据湖南省科技厅安排,代表湖南调研团就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做重点提问式发言,首先康新秘书长提出湖南江西两省具有“红色底色、绿色特色、生态优势”的共同特点,接着本着学问要学就要问的科学态度提出7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谁在描绘一张蓝图,二是是否建设“数字鄱阳”,三是新旧动能如何转换,四是生物科技成果应用如何支持,五是源头防控的网格化管理如何形成,六是第二次科普考察如何进行,七是生态横向补偿如何开展。最后康新秘书长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两省同属长江经济带,都要共同学透坚并决执行习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流域一体化治理;二是响应江西与会专家倡议,共同开展“洞庭湖-鄱阳湖两湖生态长廊建设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上报中央。康新秘书长的讲话得到与会专家好评和积极响应。
5月8日上午湖南团一行实地考察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和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